新经济 新动能——钱志新同志在“2016靖江市企业家协会年会”上的专题讲座(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17-02-26


新经济 新动能

——钱志新同志在“2016靖江市企业家协会年会”上的专题讲座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今天和各位企业家探讨交流的主题是“新经济,新动能”。第一点是对新经济的认知,第二点是新经济的架构,第三点是新经济的动能。

  一、关于新经济的认知。一个是新经济的内涵,一个是如何加快发展新经济。

  首先是新经济的内涵。当前我国企业发展遇到的状况有两个,一个是部分企业困难重重,一个是部分企业欣欣向荣,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那些企业困难重重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源型企业,是通过资源的差价赚得红利的企业;第二是加工型企业。简单加工、装配的,是通过赚取劳动力差价获得利益的企业。资源型企业以东北为主,他们有煤炭、石油、钢铁等矿产,这类企业比较难搞。最近几个月,煤炭、钢铁上涨,但不会长久,主要得益于房地产拉动,不久还是会掉下来的。总之,资源型企业是很困难的。反之也有欣欣向荣的企业,一类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一类是知识创新型企业。昨天看了三江集团,他们企业就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订单接到2017、2018年,产品附加值很高,很多是定制化产品。这是我们今后要发展的方向,是要靠技术增值。所以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型、知识创新型的企业是新经济企业

  其次如何加快新经济发展?譬如城市的发展,现在拉开差距了。广州和深圳的发展差距就很明显,广州是贸易型城市,深圳是科技创新型城市。所以深圳发展全面超过广州。深圳市委马书记跟我讲,过去八十年代是500万民工到深圳打工,现在是500万创客到深圳创业。意义不一样,增长率就不一样了。宁波原先是超过杭州的,而宁波是传统加工型企业基础,杭州是新兴企业基础,特别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推动很大,所以杭州现在超过宁波了,这两个城市经济形态不一样。江苏也是这样,原先苏锡常是比较好的,现在苏锡常发展速度掉得很厉害,甚至不如苏北增长率高,相反南京这两年上升得很快。2016年南京财政收入增长13%,是全国最快的,和苏州的差距不大了,因为南京是创新型经济,南京高校比较多,特别是软件名城建成后。

  国家层面也是这样。九十年代日本停滞不前,日本首相请美国的管理专家德鲁克到日本考察,德鲁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日本经济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结论:日本虽然已经从劳务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但所有的观念、办法、制度还停留在劳务经济时,没有转到知识经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经济徘徊不前。他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即从传统劳务经济转到新经济上。后来解决了问题,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要实现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是两大转变,一个是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我们花了5—10年的时间;第二个现在,从传统经济转到新经济,这次比上次困难更大。所以这次要实行转型升级,是战略性的,不是适应性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搞几个新产品、新项目。要从资源型、加工型为基础的经济转到以科技型、知识型为基础的经济上。要从基础上变,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现在提倡“双创”,就是构筑一个新经济的基础结构。但是因为现有的传统经济总量很大,两个东西目前还平衡不了,还要几年时间,到那时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稳定。

  二、关于新经济的架构。一是新技术,二是新模式,三是新组织。三位一体组成新的架构。

  新技术。新技术是产业革命的核心。关键是新技术的运用。现在流行三大新技术,就是BIG技术:B(biology)是生物技术,I(information)是信息技术,G(green)是绿色技术。这三个支撑我们新经济发展。其中信息技术是主要的,其余两个最后还是会回到信息技术上。要很好研究信息技术运用到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大体分三个阶段,即数字化阶段、网络化阶段、智能化阶段。网络化不是最根本的目标,网络化要向前发展,最终要实现智能+,是我们信息技术最高的阶段。三江集团制造的电机都是有芯片的,属于智能经济。他们的产品、设备、工艺都是智能的,都是计算机控制的,大量使用机器人,是走在前面的,已经向智能经济发展,用信息技术向最高阶段智能化发展。

  此外,我们产业发展发生过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机器代替体力,即蒸汽机、电力,使我们体力解放出来。现在是机器代替智力,就是智能化,我们正在走向这一步。这次产业革命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发展智能经济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智能产品,可以说21世纪重要产品80%是要用芯片的,实现产品智能化。每个行业要研究,包括智能硬件、软件、服务,包括3D打印机、机器人、传感器。实现到最高阶段就是人工智能。这就是要搞智能产品。第二个方面是智能技术运用,智能化运用到各行各业。首先智能工业(智能制造),即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供应链;其次是智能城市,主要用于民生上,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食品加工、智能溯源、智能安全安防。实现互联网+到智能+,各行各业都要有。再就是智能基础设施,原先是铁、公、机,投资很大,现在要用新技术,软的技术设施。智能基础设施,就是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个会场没有WIFI,但是深圳每个饭店都有WIFI。智能经济到2025年可能占到190万亿。

  企业怎么做?我们要打造三个企业

  打造互联企业。互相联系的企业,各个科室部门互联互通;用户、合作方、供应商互联互通,这样能获得更多资源、机会、客户。南京市北京西路上的红绿灯就是个信息孤岛。虽然自动化的,但是不能互联互通,不是智能化的。企业为降低库存,要打通智慧供应链,效率会提高25%,所有数据不能孤立。可以建立微信,微信将我们大家联系起来。企业中建立各自微信群,很方便的,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打造在线企业。业务要在线,互联网空间是没有距离的,只有在线才能将业务接上去,线下不能解决的线上能解决。南京汽车厂和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搞合作,图纸有三吨重,运不过来,飞机不能托运,海轮要等三个月,后来采用扫描打包用互联网发送,三个小时就解决了。淘宝店不是电子商务,那是网络营销,所以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要使OTO结合起来,线上线下打通,其根本就是to,要实现一体化。苏宁最先也是没有线上线下打通,很混乱。最后打通了,一体化,现在电子商务很是成功。现在要“三店一体化”,包括线上网店,线下实体店,微信上的微店。要以服务为主,不光是卖东西,苏宁公司实体店也会教你到他们网上去买。最后要走向云计算,象华为公司就全面“云”化了,企业要“云化”,触云。云计算上有软件和服务,都不要再另外购买,如机器人软件都可以到云计算去找。人工智能不是产品,是服务。今后企业发展就是要搞云计算,“上面要接云,下面要接群”。大企业都在网上,小企业都在网下。大企业通过“云”将小企业集中起来。企业要创新,创新资源内部15%,外部85%。三江公司和清华、北大合作,资源在外面,我们要善于用好在线工作者,成本很低。企业找不到高级人才,希望你们到线上去找,都可以为你服务。未来企业员工可分两类,一种是在册员工,一种是在线员工,在线员工不付工资,下发任务,他帮你完成。

  打造数据企业。原先设备、厂房是资源,现在数据也是重要资源,数据资源比厂房、设备重要多了,智能制造的原料就是数据。我们在互联网线上跑的全部是数据,有数据才能上互联网。机器人吃的都是数据。苏州某个机器人公司,老总讲他们每个机器人平均有1000多个传感器。每秒要吃1000多个数据。目前企业只有小数据,没有大数据。每个员工拥有的数据没有集中起来,是小数据,如果集中起来就是大数据。另外就是有的是老数据,没用的。现在要用新数据,每时每刻都有新数据。再就是原先的报表都是死数据,要有活数据。没有数据不可能搞智能制造。数据是原料,是线上生产产品的原料。所以是先有数据,然后才生产产品,产品是通过数据形成的。企业要建立数据中心,我们许多企业对数据无知。青岛的红领服装公司,真正做到智能制造,每一件服装都是定制化的,就是数字化,他们建成大量的数据库。几百万人的身材尺寸数据都保存在他们的数据库中,而且所有的服装尺寸也都数据化,然后对号入座,将数据打包,进入生产线,员工只要按照数据生产,就能满足定制化要求。数据驱动业务,不是人驱动业务。

  用数据建成全球化的企业,要将数据作为重要原料,这样企业成本很低,都是用模块做好的,根本没有库存,企业效率也很高。目前的困难是企业数据源没有集中,且没有数据专业人才。数据人才很重要,我们要大量培训数据人才。美国专家认为,今后最缺的人才是数据工程师。企业要有数据首席执行官,还要有懂数据的员工,这样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要使数据成为企业标配。所谓“得数据者得天下,得数据人才者得大天下”。

  新模式。就是新的产业方式,要用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来适应。

  一个是“用户经济”。企业一定要以用户为中心,不是以企业为中心。改变以前BTB的模式,将用户放在前面,企业放在后面,也就是CTB模式。清华大学曾经做过企业调查,其实许多企业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就看他们单位做的100件事中要有85件事是为用户服务,才是真正以用户为中心。一切的一切要围绕用户服务。要天天跑用户,绝对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互动。要研究用户的痛点。对方的痛点就是我的重点。要提供解决方案,不是光卖产品。波音公司为竞争业务,帮助全球各地选点、规划并帮助采购、融资、运营,完善各项方案,最后将他们的飞机卖掉。婚庆公司将结婚的解决方案全部设计好,也是以用户为中心。这样所卖的产品附加值也上去了。要从“经营产品”走向“经营用户”,用户身上有个价值链,会产生新的价值。卖掉产品不是价值结束,是新的价值开始。

  一个是“品牌经济”。从专业公司转向品牌公司,世界上最大的100个企业,80个是品牌公司,20个是专业公司。企业平台要建成行业平台,生态平台。企业平台将整个供应链做起来,如江阴海澜之家,他们公司不生产一件服装,但是他们是中国男士服装销售第一位的,今年生产了1.5亿套服装,他们找了400个供应商,3000个经销商门店,这个品牌就做起来了。他们的平台建设得非常好,通过信息化平台,每个门店的信息及时传送到数据中心,品种在地域上可以互相调配。如果真正卖不掉,赶紧告诉生产商停下来。所以库存很小,产值很高。

  一个是“行业平台”。企业要为行业服务。吴江一个90后的小青年,找我搞一个云计算平台,他做很大的中央厨房,有8000平方米,招好的厨师,原来到龙潭去,搞好后不是为自己服务,为行业服务。后来到上海找到200个大楼,每个大楼找人搞个3平方米小厨房和他合作,专门为这200个大楼服务,烧20个菜,供应500-800人,他说今年要搞1000个厨房,要我做个大的云平台。

最高级的生态平台是共享经济,所有行业的全部汇总到里面,为全球人服务,跨界服务。我们说使用资源大于占用资源。比如小孩用品的共享平台。企业也是一样,很多资源浪费。如闲置设备,在无锡一家企业引进德国设备,2年后包装还没有拆掉,老总说因为产品改变了。现在无锡有一个闲置设备公共平台,平台上有2万台套闲置设备。他们在平台上发布信息,好多人都要,或租赁、或卖给人家。很快就调剂好,大家都得益。还有知识的共享、用户的共享、数据的共享。今后发展共享经济潜力很大。

  新组织。企业内部的老组织不适应新经济,要有新的组织方式。企业从传统管理转向网络管理,内部管理转向外部管理,纵向管理转向横向管理。

  双层经营。董事长、总经理为员工打工,上面搞好服务平台,下面建立若干个经营团体,直接面向客户。海尔集团有2500个自主创业经营体,他们营业额就超过1亿元,公司大平台主要支持他们,配置资源为他们服务,搞好分配,这样职工积极性提高了。比如过去的绿皮火车,靠车头带,时速70公里/小时,董事长、总经理就是车头,起带头作用。现在动车,车头没有动力,只是提供方向,提供服务,每节车厢都有发电机、电动机,时速300公里/小时。杭州理发公司5层楼,100个房间理发,老板不理发,提供房子给理发师,提供平台、信息、工具、理发水等原料,100个美容师理发生意很红火,这就是是大平台,小团体。

双赢模式。企业将老的一块不动,成立创新中心。引进外部创客,支持创客创新。老的员工也可以进入创客空间创新,实行新的机制,分配方式不一样。如同改革开放初期,先是改革乡镇企业一样。在一个单位实行“一国两制”。或者将老企业卖给新企业,如新三板1万多家,不断引入新的机制。

  双合发展。对内要合伙,对外要合作。对内放开,让员工自己去做,外面加强合作,实现双合发展。

  三、新经济的动能。包括价值观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创新。

  价值观创新。我们说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思维。主要是新技术与老思维的矛盾,要改变价值观。主要在四个方面上转变:用户主导企业,线上主导线下,数据主导业务,软件主导硬件。要增强企业软实力。土地是基础资源不是核心资源。

  人才创新。培养创新型的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企业管理由劳务员工转向知识员工,这个有很大区别,对新生代的管理模式不一样,我们管理要适应新生代员工模式。现在企业新生代员工占了好大一部分。在知识型经济时代,晚辈的知识已经超过前辈。比如我不会玩的手机内容,还是我小孙女教会的。互联网的操作都是新生代,利用好这一批人,创新才有希望。

机制创新。创新要有好的机制。要给人家试错的机制,不断试错,错的去掉了,就剩下正确的。新的机制容许试错,要容错,纠错。在制度上创新,给人家机会。硅谷要投资,是找一个破产人,破产人破产风险过了,所以风险就减小了。要看企业的软实力,不要注重硬实力,现在看土地、厂房、人多,看人才的少。一个例子,印度这几年发展很快,如同从山脚下一口气跑到半山腰。但是到半山腰后就跑不动了。分析跑不动的原因,是他们身体到半山,但灵魂还在山脚下。这就是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很多企业困难在于灵魂上不去。
  (作者系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会长、南大博士生导师,原江苏省发改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