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作者: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董事长 朱惠健 来源:《靖江企业家》2025第2期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是靖江土生土长的一家法人银行,管辖泰州、扬州、宿迁、盐城、南通、无锡等6个地级市分行,以及泰州辖区的姜堰、兴化、泰兴3个县级市(区)支行。在创办至今的36年里,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打造特色金融品牌为目标,以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为支撑,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原则和审慎稳健的经营风格,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法和手段,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的企业运行质态,发展能力、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连续多年被监管部门评为“泰州市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江苏省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连年被《金融时报》评为最具成长性商业银行、最具竞争力中小商业银行,被新华日报授予“江苏企业社会责任典范”称号。
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习总书记提出的“五要五不”(即: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构建了魂魄与根基,为江苏长江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思考和实践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创新企业文化中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新的文化内涵,有效地驱动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
一、坚持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企业实际相融合是创新长江文化的必然选择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来源于自身发展,根植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金融事业这片沃土。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际相融合,才能产生文化力量,推进企业发展。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前身长江城市信用合作社,1988年创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两小”的使命和战略定位,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对社会有用”的办行理念,萌发了“吃苦、求实、创新”的长江精神。在其后的15年间,经历与组建单位脱钩、城市信用社清理整顿等一系列重大生存考验,在长江人走得最艰难的时期,“吃苦、求实、创新”的长江精神,“要想自己赚到钱,必须先让客户赚到钱”的营销理念,“不拿客户一包烟,不吃客户一顿饭”的廉洁文化,激励着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优秀的经营业绩,最终得以保存,在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保留的城市信用社。保牌成功后,经过规范化改制,2007年9月,长江信用合作社正式更名为江苏长江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一年后,又翻牌为江苏长江商业银行。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建立后,长江企业文化得以正式确立,形成了以小微金融战略为根本,“吃苦、求实、创新”的长江精神为核心,“给社会留下奉献,给股东创造价值,给员工带来幸福”为使命,“兴正风、树正气、走正道、干正事,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看实绩”为作风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有效推动了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在积极推进跨区域经营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推进长江小微金融、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始终走在“服务社区市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正道上,形成了以小微金融为主体,农村金融和消费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普惠金融战略架构。小微金融在线上线下两端发力,产品线不断丰富多元;启动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开发了线上线下消费贷款产品,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路进一步走深走实,自身也得到较快发展。
不久前,我们在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进一步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要五不”,既看到我们过去的长江精神、经营理念、廉洁文化契合了这一要求,又找到了与此之间的差距与不足,并认真进行了修正补课。我们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要五不”,充分体现到长江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能够推动全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坚守地方法人城商行的角色定位,立足地方,开展特色化经营,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这是我行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实际,也是创新长江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持续推进理念创新是创新长江文化的关键所在
文化理念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有了先进的文化理念,才能使企业上下相向而行,同频共振。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总是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不断创新文化理念,使长江文化更具新动能、新价值。
在身份认同层面,既强调传承,又强调发展和创新。比如,新的长江精神从“吃苦、求实、创新”发展为“奋斗、进取、求实、创新”。我们认为,“吃苦”从来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必经的过程,事业要想获得成功,没有吃苦的精神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个过程,我们现在把它表述为“奋斗”与“进取”,内核没有变,但内涵更丰富,更具鲜明通达的时代性。再比如,我们把愿景和使命升级为“打造受人尊敬的一流精品银行”和“服务小微、普惠大众”,无论是目标上,还是定位上,都充分体现了对小微金融战略的坚守,充分体现了金融的人民性。
在价值观层面,企业文化要能够为经营管理、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思想和文化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在核心价值观中突出强调了“成就客户”“幸福员工”和“奉献社会”,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把经营理念确定为“坚持稳健审慎经营,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要求大家行稳致远,不搞短期主义,不走同质化竞争的歪路。在服务理念之下,我们提出“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每一位员工的天职”的理念,就是告诉大家,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基本职责,不注重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不仅是工作的失职,而且违背了我们基本的职业道德。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主张,契合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要求,具有激励前行的感召性。
在操作层面,我们主张企业文化能够提供基本的行事原则。比如:在经营理念之下,我们对普惠金融、公司贷款、票据业务、同业合作等4个领域提出了针对性的经营子理念。针对普惠金融发展,我们提出“扎根社区,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倡导全体客户经理必须走出去、沉下去,精准触达小微企业、三农实体,做实普惠金融。再比如:我们梳理了几个服务子理念,要求中后台干部员工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前台一线,及时高效为一线解决好急难愁盼,网点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专业、高效、细致、温情,让客户在网点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这些行事理念与要求让大家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精准性和责任性。
三、做好文化驱动普惠金融“大文章”是创新长江文化本质要求
创新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创造企业价值和品牌价值。普惠金融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本业、主业。基于此,我们紧密围绕推动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文化落地见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是以企业文化规制行为。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把企业文化从理念层延伸到行为层,反映到员工行为准则中。目前,我们共梳理了价值取向、职业操守、个人素养等3个维度12条员工行为准则,在每一条准则之下还列出了倡导行为和禁忌行为,共明确倡导行为60个,禁忌行为99个,倡导员工认同长江文化和战略,主动践行普惠金融,划清了员工行为的“底线”。
二是持续推进文化宣贯。我们通过举办企业文化共识营、全员培训导入活动和印制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宣传海报等方式,推动全行形成共识,营造企业文化宣贯氛围,引导干部员工从内心真正接受、行动上积极践行。为了推进企业文化宣贯的常态化,我们建立了企业文化晨会制度,每周下发学习资料,组织全员在晨会上学习企业文化。我们还编印《长江人》企业文化内刊,把内刊作为传播企业文化、讲好文化故事、交流普惠金融推进动态和成果的重要载体,引导员工聚焦普惠金融,推动业务发展。
三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审查考核制度。企业文化落地必须久久为功,下硬功、花细功。从企业文化真正能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出发,我们正在研究建立企业文化审查制度,由企业文化管理部门参与产品、服务设计和制度建设、服务管理,对各类规章制度文本和产品、服务设计方案、宣传内容进行企业文化符合性审查,找出不符合长江使命、普惠金融战略等企业文化根本原则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然后提交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研究定夺。同时修订和完善企业文化考核细则,拟将考核结果列入企业全年考核评先与奖励之中,从而推进具体工作、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真正达到长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效于企业之业绩。
“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要依靠每一家金融机构通过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来承接,并传导到具体的金融实践中。今后,我们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汲取政治和文化养分,扎实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涵养文化、创新文化、践行文化,使长江文化迸发出更加澎湃的活力,全面推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协会地址: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中路127号
联系电话: 0523-84805822 (网站服务中心)0523-84805822 (办公室)传真: 0523-84805600 电子邮件: Email:jjqyjxh0011@126.com
Copyright © 2011-2027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版权所有